□蒋璟璟日前,一则“一天4万步‘拉练式’旅游,抢坐公交车逛景点”的消息引发关注。实际上,这是以老年游
【资料图】
□蒋璟璟
日前,一则“一天4万步‘拉练式’旅游,抢坐公交车逛景点” 的消息引发关注。实际上,这是以老年游客为主,采用乘坐大巴车等方式,主打花最少的时间和费用游览最多的景点,在风驰电掣般的旅行速度下,哪怕只有一天时间,也能实现市内游、近郊游甚至跨省游。不同于当下在青年群体中较为流行的“特种兵”旅游,高强度的“拉练式”出游体验对老年人来说更多属于无奈。(经济日报)
日行4万步拉练式旅游,银发团这一高强度的旅行方式,堪称是极限之旅。明明是去旅游的,全程走下来,却是身心俱疲、苦不堪言。如此高强度的运动量,对于年轻人而言还可以说是“自我挑战”,但对于老年人而言,就无异于折磨与煎熬了。拉练式旅游的人群中,很少有天生要强、老当益壮的“勇士”,更多是被裹挟其中,停不下来、有苦难言。
拉练式旅游,少有量力而行的理性,反倒充斥着某种集体性的亢奋。在这种氛围烘托下,老年游客,很容易自乱阵脚、跟风从众。老年团出游,谁也不愿意被落下,谁都不想成为“拖累”,就算是咬牙强撑,也要坚持到底。在这种心理模式下,旅游的惬意与乐趣,已然无从谈起。反倒是受苦“受虐”,承受着不必要的风险。
事实上,拉练式旅游的流行,很大程度上是供需双方共同铸成的结果。一些老年游行者,无比看重“性价比”,更热衷于“值回票价”。他们执着于景点全覆盖,就算是走马观花,也要拍照打卡“不留遗憾”。在此背景下,旅行团自然是投其所好,把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。“看起来超值”,这是其吸引客源的秘诀。在把“去了多少景点”当成主要卖点的行业语境下,老年团变拉练式旅游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老年团的拉练式旅游,只顾营销揽客,而忽略了必要的合理性评估和风险管控。整个行业“卷着”推出看似性价比越来越高的跟团游产品,行程越来越丰富固然是好事,可一旦超越了老年群体的身体承受能力,那么就很可能引发意外,让彼此付出沉重代价。“拉练”不是旅游的正常形态,特别是对于老年游客来说,更是应该对自我负责,避免卷入这场无意义的自我耗损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