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,在我国,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5%-6%。同时
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,在我国,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5%-6%。同时,抑郁症又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,大多数患者在接受系统的干预后,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治愈。但令人遗憾的是,患者的亲属和朋友有时很难感知到他/她的痛苦和挣扎,也无法提供帮助,往往是在发生了极端事件(如自杀)后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。作为精神科医生,我在接诊抑郁症患者时,经常被家属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:“我之前怎么都不看出来他/她抑郁了?”
抑郁症的隐匿性确实是影响患者是否能得到及时治疗的因素之一,究其原因,除了抑郁症的症状较为多样、相关知识不够普及之外,还在于抑郁症患者时常感觉自己处在一种无法求助的困境当中,他们因此被迫隐藏甚至否认的痛苦。这个困境与以下因素有关:
1、抑郁症隐含的道德失败
(相关资料图)
在涉及到健康问题时,现代社会默认个体需要为自己健康负责、应该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。一旦被确认患上抑郁症,患者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身处道德失败的深渊。抑郁症患者经常被认为是“想不开”“想得太多”“个性软弱”,或者,“你这样对得起父母吗”。尽管生物学因素和创伤性事件才是导致抑郁的原因,但当大众把病因被归结为患者的某种道德缺陷时,隐藏疾病就变成了更安全的选择。
2、预期的负面反应
抑郁症患者常常担心他人对自己会有负面反应。一方面,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仍然屡见不鲜,不管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都充斥着大量对抑郁症的误解、攻击和调侃;另一方面,抑郁症本身也会让患者倾向于使用一种更悲观的方式去思考,因此,在设想亲属和朋友对自己患病的反应时,很多患者会担心得到的会是指责,而不是理解和关心。
3、精力下降导致的人际疏远
抑郁症的特征之一是精力下降。当患者精力明显不足、能力下降时,日常的人际交流也变成了沉重的负担,在这种情况下,哪怕他们觉得需要把病情告诉亲属和朋友,也会因为力不从心而被迫选择沉默。
那么,面对孤独地挣扎在抑郁泥潭中的他们,我们应该怎么做?
1、正视他/她的困难
抑郁症有迹可循,常见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(男性更容易表现为烦躁易怒)、兴趣减退、精力下降、丧失自信、有自杀观念等。当我们发现他/她出现了这些改变时,无视或者否认并不能让问题消失,相反,承认问题才会让他们感觉到被理解,正视真相是治疗的第一步。
2、不做评判
对很多人来说,发现亲人或朋友患有抑郁症无疑是晴天霹雳,我们可能会感觉焦虑、恐慌、自责,在这种情况下,有人会进行说服教育,甚至指责患者,但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帮助到他们。我们能做的,应该是不评判,而是尝试去沟通,哪怕是一句简单的“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你愿意告诉我吗”也可以帮助到他们。
3、寻求专业帮助
抑郁症需要专业的医疗帮助,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都是有效的干预手段。尽早干预,患者才能尽早走出抑郁的阴霾。
抑郁症既不神秘、也不可怕,它只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,但当所有的光亮似乎都已经被沉默的黑暗吞噬干净时,剩下的只有孤独和绝望,我们能做什么?——我们要听到那些无声的呼唤,让沉默中的他们不害怕发声,这,才是走出抑郁的希望所在。
(作者为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、心理治疗师 李光芸)